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盟 >> 参政议政 >> 议政建言
民盟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陈振濂:一场重要的汉字启蒙教育改革
——使用“先识字后拼音”的新语文教材
2017/09/01 来源:

8月28日,各大报均转发新闻: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各釆访文章标题都是《小学生先识汉字再学拼音》。

此消息一出,全国人大代表陈振濂备受关注。据每年的“两会”媒体报道,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到五次会议的五年之间,他持续提交了关于保护汉字文化的八个议案。最初是从保护、倡导、弘扬汉字文化的角度入手;逐渐过渡到呼吁《汉语文字保护法》立法,到去年今年的特别关注质疑汉字学习中贯穿几十年以来“拼音居先”的习惯教育成规,并试图从汉字文化基因承传的角度提出改革新思路即“书写居先”;更加以对今天互联网时代汉字所处尴尬境地的反省与分析。

得知教育部已经颁布新的部属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了新的“小学生先识汉字再学拼音”的更科学的教学思路,陈振濂教授非常感慨。他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案在如此快的时间段里获得采纳,引起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反应,而且组织专家编撰新教材使之“落地”,令人敬佩。现在教育部通过教材改版,要求孩子们先学汉字的识读写,其实倒是出于一种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的坚守——而不仅仅取一般趋利避害、求速忌缓的常态思维,而是着眼于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这种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百年大计,即使舍易求难也在所不惜的做法,是体现出改革创新、大智大勇、知难而上的“弄潮儿”精神的。作为人大代表,对于这种为中华文明承传而勇于担当的做法,是应该坚决拥护和赞扬的。

陈振濂教授反复强调:一场伟大的汉字教育改革,那怕是一个局部、一个具体环节的改革,都需要各方面的协力配合和促进、推动与深化。高层领导的理性选择和决定,教育部的推进、部编教材专家学者们的落实,还有即将到来的全国各小学一年级新生近千万人的体验与实践,这些因素,都远远大过我作为一个人大代表个体的最初思考与构想建议。但能在此中以有限的思想,为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献出绵薄之力,这是难得的人生幸运。每个人的努力如涓涓细流,汇入国家、民族、时代的大海,这是一种何等壮观的场景?人生有此,夫复何求?

链接一:2013-2017年陈振濂代表提交的议案目录

(一)2013《在全国设立“汉字书写日”以提倡文字“书写”,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建议》

(二)2013《关于汉字书写输入方式与键盘改造的自主创新问题》

(三)2014《关于呼吁全国人大立法,设立“汉字书写日”以重视中华文明传承的议案》

(四)2015《关于在国家层面有序组织“汉字文化工程”并启动<汉语文字保护法>立法的议案》

(五)2015《树立汉字尊严,提倡民族自信,为<汉语文字保护法>立法作充分的社会文化准备》

(六)2016《启蒙教育阶段,弱化拼音教学,强化字形记忆以确保汉字基因稳定承传的建议案》

(七)2017《在小学初始教育中以“文字书写”取代“拼音居先”,守护汉字文化传统的建议案》

(八)2017《“汉语拼音”还是“汉字拼音”?——关于互联网时代下汉字教育“起点”问题的建议案》

链接二:据语文一年级上下册主编、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指出,这册教材最大的改革,是一改多年来孩子上学先学拼音的习惯和传统。第一篇识字课文,是“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而不再是原有的“a、o、e”。9月1日也就是几天后,全国各省上小学的孩子们开学第一课将先认汉字,开学后再过一段时日,再学拼音。温儒敏解释,此举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学汉字,而不是拼音字母。一年级儿童很难理解“声母”“韵母”的概念知识,初学即会面对抽象的拼音字母产生畏难情绪。老师也多有反映拼音字母太抽象,很难教。有些孩子会因为重复背记而感到无趣,甚至会对语文课失去兴趣。而且,很多小学一年级即开始学英语,语文课一开始又学拼音字母,很容易与英语学习混淆。因此,把汉字学习放在第一位,第一印象不abcd,有助于在一开始建立起汉字汉语的基本认知。它是日后千里之行的足下最关键的第一步。

(根据陈振濂艺术讲堂报道改编,网络配图)

陈振濂,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浙江华夏书画学会会长,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大学书画艺术院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浙江民盟
专 栏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2号院18楼 邮编:310005 联系电话:0571-87053912
浙ICP备 05000315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电话:0571-853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