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盟 >> 盟务速递
民盟省委会就中共浙江省委委托重点课题开展调研
2022/08/12 作者:民盟省委会调研部

  

  日前,民盟省委会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委托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加快打造浙有善育、浙里康养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标志性成果”年度重点课题,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失能失智老人兜底保障问题开展了系列调研。

  8月10日上午,副省长、民盟省委会主委成岳冲率调研组一行赴省民政厅进行调研,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徐燕峰、毛伟民等参加座谈。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铭权主持座谈会。

  会上,徐燕峰副主委介绍了民盟省委会此次调研的背景情况。调研组在听取了省民政厅关于我省老龄化与养老服务总体情况、围绕失能失智老人保障开展的主要工作、现有的保障政策和短板以及今后的工作考虑介绍后,双方就养老服务机构的规划布局、普惠性社会养老机构的标准、失能失智老人的筛查和专业评估、老年群体体检数据部门间的共享、老龄产业的引导和培育、护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和实现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医院康养的有机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成岳冲主委对省民政厅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说,省民政厅切实履行强基兜底赋能职责,加大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为改善民生事业、服务特殊群体、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令人备受鼓舞。

  成岳冲主委指出,目前浙江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时代,研究回应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把挑战研究透、应对好是十分必要的。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一人发呆、全家发疯”的困境,关键之处在于要以“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为指导,辩证理解和正确看待老龄化问题,化消极为积极,并从“前端预防、中端治疗和后端康养”上下功夫。抓好前端,重在预防。要摸清底数,建立失能失智老人数据库,为后期治疗打好基础。要形成部门合力,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老年人群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教育引导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抓好中端,重在治疗。要加强老年医学体系化建设,省级层面要建立老年医学区域中心、市县要建立老年康复医院、乡镇医院要建立老年科室,构建起省市县乡镇多层级的老年医学体系。抓好后端,重在康养。要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做到医养结合,依托医疗资源相对富裕的乡镇卫生院拓展失能失智老人的康养服务,减轻失能失智老人痛苦,减轻家庭负担,让失能失智老人有尊严地生活,提供有质量的基本保障服务。当务之急是要从引入社会力量、补齐制度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和加强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着力,对标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加快健全与浙江“两个先行”相匹配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

  7月29日、8月8日,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徐燕峰、毛伟民带领调研组分别赴省残联和省卫健委开展调研。

  在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蔡国春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参观了省残疾人之家,并召开了座谈会。调研组听取了省残联、杭州和嘉兴市残联关于我省和杭州、嘉兴两市残疾人康复和托养工作情况的介绍,并就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失能失智残疾人认定标准、科学化康养与个性化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徐燕峰副主委表示,省残联重视失能失智人员康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扎实做好调研工作开拓了视野。她指出,加强残疾人康养工作,既要重视早期预防,提前干预,减缓或阻止成为失能失智老人;又要探索制定失能失智评估标准,依照评估等级,运用好有限的政府资源为最困难群体提供兜底保障;还要不断提升康养机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在省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夏建成主持下,调研组听取了省卫健委关于我省失能失智老人服务保障情况的介绍,并就失能失智老人专业评估、老年人综合数据库建设与使用、适老化改造、长期护理险覆盖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毛伟民副主委表示,失能失智老人兜底保障机制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事关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情,民盟省委会将继续走访相关厅局,在综合实地调研、各方座谈会以及去年调研建议的基础上,着力在政府兜底保障政策机制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通过政党协商、议政建言直通车、两会提案等方式进行成果转化,为加快打造“浙里康养”标志性成果、助力浙江“两个先行”作出应有的贡献。

  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宣清松,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仁表,民盟省委会常委、省政府研究室改革处处长张利萍,民盟省委会副秘书长、调研部部长朱宏松,民盟省委会医卫专委会主任陆远强,副主任林丽君、沈玲,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医院副院长黄俊,浙江医院康复科主任林坚等参加了调研。

浙江民盟
专 栏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2号院18楼 邮编:310005 联系电话:0571-87053912
浙ICP备 05000315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电话:0571-853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