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营商环境的“硬支撑”和“软实力”?如何优化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10月21日,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指导,民盟浙江省委会主办,民盟省直联第四基层委等承办的第43期之江同心·经济圆桌会议在杭州浙江欧美同学会会址举行,政产学届人士围绕优化科技型企业营商环境互动交流,建言献策。
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浙江省经信厅出台《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从优化法治环境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企业精准服务、做优产业发展生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等五方面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作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科技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在经济转型阶段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指出,海归创业人才是浙江经济发展重要的新生力量,也是科技型企业人才的重要来源,要落地人才新政,加大引进力度。一些科技型企业目前面临上市进度减缓、风投资金谨慎、人才引进难等情况,对企业发展带来比较大的挑战。他希望,各民主党派加大激活基层组织活力的工作力度,积极组织议政活动,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履行好参政党职能。
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毛伟民指出,此次活动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期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民盟省委会后续将会更好的履行职责,助推浙江科技创新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力量。
民盟省委会经济专委会主任、浙江大学区域创新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旭亮指出,科技型企业发展主要面临着人才要素支持不强、知识产权能力不足、金融要素保障不力、创新服务供给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他从这5个角度提出详细建议。
市场主体离不开企业,企业离不开企业家,企业家离不开企业家精神。浙江海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孙威说,“杭州要大力宣传企业家精神,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家造势,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最尊敬企业家。塑造崇尚企业家精神的环境,首先要面向体制内各级公务员发起学习企业家精神的活动”。
人才是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要素,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浙江民盟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爱生看来,加强科技型人才吸引与留用的三大因素在于核心人才个税减免、异地人才吸引留用和人才住房专项补贴。
在圆桌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围绕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数据流通、优化企业政策、完善立法执法司法、发展算力等议题展开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为更好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注入新思想。
以ChatGPT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重新定义生产力, AI算力+大模型算法正在成为国家和产业战略核心竞争力。浙江民盟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杭州浮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游围绕算力平台建设、数据要素流通、应用场景落地等三方面与参会专家进行了分析交流。
浙江民盟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黎明建议,加快对涉及首台套产品、浙江制造精品和二类创新医疗器械在浙江省本地化应用政策的支持和实施,推动我省创新产品在本地的推广应用。
泽石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匡中睿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他建议浙江企业要加深大湾区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加大引资力度,吸引大湾区资本来浙江投资。
当前部分企业面临回款周期长,资金流压力大的难题,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叶新江建议,要加强对中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加大企业和高校联合办学的力度,构建更加符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人才结构。
灵猫科技有限公司CEO许英豪认为,当前部分地方国企为了增加企业产值,不断进入各种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并利用资源优势,垄断性发展,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民营企业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