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盟 >> 盟务速递
民盟界别组在省政协常委会上建言加快培育我省产业数字化人才队伍
2020/06/12 作者:

  6月9日,浙江省政协举行十二届十四次常委会会议,就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专题政治协商。省委书记车俊到会并讲话。省政协主席葛慧君主持。省委常委、秘书长陈金彪,省政协副主席、秘书长出席。会上,8位政协常委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作了发言。车俊书记认为大家发言质量都很高,体现了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的较好结合,充分展现了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政治自觉,展现了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担当作为,展现了政协协商议政的务实民主作风,是一次高质量的协商。

  为在省政协常委会上发出民盟好声音,围绕省政协十二届十四次常委会会议确定的“创新发展与人才建设”重要议题,民盟省委会聚焦“产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一主题,专门组建了以徐燕峰、朱宏松、张旭亮、徐国强、郑海员等组成的调研组,到省经信厅开展专题调研,同时向各市委会发布征稿通知,收到杭州、温州、宁波、嘉兴、丽水等市委会素材20余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聚焦建设数字经济科创高地加快培育产业数字化人才队伍》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徐燕峰代表民盟界别在会上做了发言。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线发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浙江已经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试验场”和“高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关键是数字化人才队伍培养,近年来我省数字经济人才集聚总体呈现上扬态势,杭州互联网工程师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但是,面对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重要窗口”和建设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科创高地的战略目标,我省产业数字化人才队伍仍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产业数字化人才数量存在缺口,预计我省每年需新增产业数字化人才8万人,“十四五”时期需40万人;行业人才结构失衡、高精尖人才短缺;人才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评审,与产业发展的实际匹配度有待提高等。

  为此,建议:一要突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导向,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专项引才行动,重点突出“高精尖”和紧缺复合型人才;二要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要立足当前,建立实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要着眼长远,建立有发展导向的“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三要完善“政企共享”人才管理机制,理顺数字经济人才管理机制,以“最多跑一次一件事”的思维,建议由经信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统筹资金、引入、培养和使用等工作,同时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共享机制,实现政校企间的人才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四要打造“知才善用”人才发展生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开设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建立高技能人才直评制度,制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认定办法,制定人才支持政策,营造优良的人才服务环境,最大限度知才善用,人尽其才。

浙江民盟
专 栏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2号院18楼 邮编:310005 联系电话:0571-87053912
浙ICP备 05000315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电话:0571-853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