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盟 >> 社会服务 >> 烛光行动
零布料去哪了?孩子们假期收到了拼布材料大礼包
2020/08/05 作者:

  7月17日下午,民盟中国美术学院总支部副主委裘海索教授带领国美社会实践学生组前往浙江绍兴柯桥迪荡区的一家布料公司考察调研,期间裘教授代表民盟中国美术学院总支部将其收到的470公斤服装零布料分别赠与台州温岭城西农民工子弟小学(200公斤)、绍兴塔山小学(200公斤)、杭州长江实验小学(70公斤)。这三所小学都与“拼布”有着不解之缘,师生们对于此次赠与的零布料感到十分高兴,并激发了他们“变废为宝”创作拼布作品的热情。

  裘海索教授曾先后在温岭城西农民工子弟小学和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教授过拼布技艺。2019年10月裘教授曾在温岭城西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为同学们讲授了拼布艺术的相关知识,并带去了拼布样品和书籍供同学们学习参考。在了解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师生们对拼布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是裘教授连续几年辅导拼布技艺的小学,师生们对拼布艺术从认识到熟识是在裘老师的循循善诱中逐渐形成的。在几年的拼布文化熏陶和拼布技艺实践中,同学们对拼布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校师生多次参加“全国拼布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地球氧吧》(2019年)获得了优秀设计奖。在获得荣誉与肯定的同时,长江实验小学的师生们也希望尝试使用新材料创作出更具创意的作品。

  在2019年,裘教授与浙江省拼布协会的主要领导共同访问了已有百年历史的绍兴塔山小学,并在校内设立了拼布艺术基地,对拼布感兴趣的同学们便在其中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动手“拼一拼”,创作出了不少作品,并感受到了化废为宝的乐趣。

  化平凡为神奇是拼布艺术的魅力所在,拼布艺术的创作理念也与当今全世界、全人类所关注的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零碎布料和针头线脑,将它们组合变化成为一幅幅美丽的艺术品。这样的作品何尝不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与当代美育相结合的成果呢?

裘海索教授与温岭城西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同学们

裘海索教授指导的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获奖同学与他们的作品

(来源:敦礼为衣微信公众号)

浙江民盟
专 栏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2号院18楼 邮编:310005 联系电话:0571-87053912
浙ICP备 05000315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电话:0571-853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