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盟 >> 组织建设 >> 经验交流
入脑入心 有声有色 出才出彩——省直属新盟员培训班三年延长机制成效显著
2022/05/12 作者:胡毅萍、周文虎

  为进一步强化新盟员政党意识,夯实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提高新盟员履职能力和水平,民盟省委会积极探索新盟员培训工作新机制,以2019年省直属基层组织新盟员培训班为试点,对新盟员开展为期三年的延长培训。

  “实施培训班三年延长机制,为新盟员搭建学习交流、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新盟员参与盟务工作热情,进入成长快车道,不仅是新盟员思想认识和自身能力提升的需要,也是民盟组织建设的需要,更是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徐燕峰说。

  根据《关于省直属基层新盟员培训班延长三年集中活动的实施方案》《民盟省委会关于新盟员培训班三年延长机制的实施办法》,2019年省直属基层组织新盟员培训班,在培训管理上,实行班委负责制、专业分组制、导师制、联系人和联络员制度,落实组织、人员、经费等各项保障机制。在培训任务上,实行量化管理,即每年至少要举行1次全体活动,至少申报并完成1个民盟省委会课题,每年至少提交1篇社情民意信息,并出台具体评价标准,对培训学员进行全程评价,进一步增强了新盟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盟务活动有声有色,实现了培训班出彩出才的目标。

  “集中培训+三年延长”这一创新性的工作思路,使“集中硬性培训”和“延长柔性培训”有机结合,使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集中培训与盟员自学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参训时间不足的问题。近三年来,培训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时事政治、多党合作历史、民盟优良传统和盟章的学习,使新盟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认同”,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实现了思想上入盟。

  培训班延长三年集中活动是否能取得预期成效,关键在于新盟员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民盟省委会制定《新盟员培训班三年延长机制培训赋分表(试行)》,对三年的延长期在集中授课、盟务工作和活动安排三个方面,每年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三年累计获得学分合格的新盟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对表现突出的新盟员进行表彰。同时,对表彰的优秀新盟员,列入骨干人才库,告知所在单位,进行联合跟踪培养和使用。这些举措,无不充分调动了新盟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大家比学赶超的热情。近三年来,各个小组或结合本职工作走访盟员单位,或结合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活动,或结合传统教育开展走基地、悟初心活动,或结合专业特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盟务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培训班延长三年集中活动,以履职能力提升为目标,将调查研究作为参政履职的基本功持续磨炼,在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积极开展课题调研,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近三年来,培训班先后承担了民盟省委会“推动快递业绿色发展”“加强海岸带保护和合理开发”“双轮驱动我省博物馆文化事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等多项调研课题,组织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分析研讨,形成的一系列调研成果,或被作为个人提案提交省政协大会,或作为社情民意信息上报。

  据统计,培训班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结合民生热点问题,共提交社情民意44篇,被省委会采用32篇。其中,胡群撰写的关于打造适应我省职教现代化需要的高水平中职师资队伍、关于构建社区整体智治体系的有关建议等2件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协专报采用,均获省领导批示;葛晓巍提交的关于研究生复试费的有关建议,陈博等提交的关于对在外留学生伸出援手的建议,刘建斌提交的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的有关建议等3篇社情民意信息被民盟中央采用。新盟员们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撰写学习体会,在凝聚共识中发挥引领作用,古兰月撰写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共同富裕”曲》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发表。

  近三年来,新盟员们逐步成长,在民盟组织的各种平台已崭露头角,2019年度有5位盟员获得省直工委盟务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度有8位盟员获得省直工委盟务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度有14位盟员获得省直工委盟务工作先进个人,陈博被民盟中央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许雪峰获“浙江青年五四奖章”。有2位担任民盟省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有6位担任民盟省委会青年委员会或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有12位担任基层组织委员,实现了从新盟员到骨干盟员的跨越。

  三年同行,携手共进,新盟员们增强了履职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的正能量正在转化为履行参政党职能、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果,为新时代浙江民盟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浙江民盟
专 栏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2号院18楼 邮编:310005 联系电话:0571-87053912
浙ICP备 05000315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电话:0571-853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