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民盟省委会“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讨会暨新一届民盟浙江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学习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杭州召开。民盟省委会副主委、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民盟浙江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学习委员会)名誉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郎友兴,民盟浙江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学习委员会)会长、民盟省委会委员,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俊,民盟浙江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学习委员会)副会长陈化贤、郑根成、吴敏,秘书长刘晓东、副秘书长郭翀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王俊主持。
罗卫东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全过程人民民主既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性追求,勾勒出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从实践上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贯穿国家政治生活的全过程和国家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保证了民主的过程性和成果性、程序性和实质性、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保证了党和国家决策体现人民意志、符合人民意愿。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全体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畅通人民表达利益诉求,实现社会各方面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以民主的高质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罗卫东强调,民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参与主体,通过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等基本职能,深度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其他政治参与主体相比,具有协商对话的高层性、建言资政的超脱性、参与渠道的多样性和规范性、参与形式的组织化等独特优势,且全链条参与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政策过程,全覆盖参与各级尤其是中央、省、市三级的政策过程,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罗卫东要求,参政党理论研究会要围绕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议题,群策群力、聚力聚焦、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把这一课题研究深、研究透、研究活,努力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为浙江民盟适应形势要求、发挥作用提供理论支持、行动借鉴。
第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要进一步凝聚政治共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是民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民盟浙江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学习委员会)的全体会员要率先垂范,坚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中共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政治共识,内化为我们理论研究与政治行动的逻辑起点,积极开展理论研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第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内部机制建设,整合党派智力资源,形成参政履职整体合力,依托政党制度的渠道优势,突出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总结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做法和案例,探讨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为浙江民盟提高履职能力凝练实践经验、提供理论参考。
第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要进一步推进自我革新。要坚持以党为师,不断推进自我革新,根据民盟自身特点,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传承民盟精神、民盟文化,既保留民盟情感共同体的温情,又能增强纪律性、战斗力,把民盟建设成为使命驱动型的政党组织。按照中共二十大对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聚焦难题、迎难而上,积极开展理论研讨,大胆开展理论创新,为进一步加强民盟自身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
会上,研究会成员高炯、葛继光、韩飞、李辉星、冯张烨等5位代表分别作了题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参政党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实践思考》《协商民主——绍兴民盟履职路径的探索和实践》《决策冲突与关系调适:人民政协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研究——以金华市政协实践探索为例》《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研究》《打造“民生议事堂+五心服务站”融合式创新平台,民盟基层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的实践与思考》的交流发言。
民盟浙江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学习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郎友兴、陈化贤、郑根成、吴敏、郭翀分别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王俊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2022年度民盟省委会参政党理论研究课题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广大会员开展理论研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做到选题有准度、站位有高度,分析有深度、论证有广度,力争为民盟省委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做好参政履职和盟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民盟浙江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学习委员会)成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